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上合峰会味蕾奇遇,外国记者眼中的天津煎饼果子

  • 资讯
  • 2025-08-31 06:06:04
  • 17

在金秋十月的天津,一场盛大的国际盛事——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简称“上合峰会”)正在这里热烈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学者和媒体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路径,在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中,除了紧张的会议日程外,还有一项特别的“文化交流”活动悄然进行——那就是让外国友人们体验天津地道的美食文化,尤其是那闻名遐迩的“天津煎饼果子”。

上合峰会味蕾奇遇,外国记者眼中的天津煎饼果子

初识:从好奇到期待

会议间隙,几位外国记者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来到了天津的老城区——古文化街,这里不仅是游客的必游之地,更是体验天津传统小吃的好去处,当他们被介绍到即将品尝的“天津煎饼果子”时,有的面露疑惑,有的则充满好奇,一位来自俄罗斯的记者伊万说:“我听说过中国的煎饼,但‘煎饼果子’是什么?它和我们的薄饼有什么不同?”另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记者莎姆莎则笑着表示:“我对任何能代表中国美食的东西都充满期待,特别是当它被冠以‘天津’这个地名时。”

制作过程:技艺与传统的展现

走进一家看似不起眼却人声鼎沸的小摊,几位外国记者被围坐在一张小桌旁,周围是忙碌的摊主和等待的食客,摊主老李,一位有着十几年经验的老手艺人,开始展示他的绝技,他先熟练地将绿豆面糊均匀地倒在特制的圆形铁板上,随着铁板的加热,面糊迅速形成一张薄而韧的饼皮,他熟练地打上一颗鸡蛋,用木制刮板将蛋液均匀地涂抹在饼皮上,再撒上葱花、香菜等配料,他夹起一根油条,迅速放在饼皮上,再刷上一层特制的甜面酱和辣酱,折叠起来后递给了外国友人们。

整个过程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让外国记者们目不转睛,伊万惊叹道:“这简直是一门艺术!”莎姆莎则迫不及待地接过煎饼果子,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太美味了!这种层次分明的口感和丰富的味道让我惊喜不已。”

品味:味蕾的盛宴

随着第一口煎饼果子的入口,外国记者们的表情从好奇转变为惊喜再到满足,老李特制的甜面酱与辣酱完美融合,加上酥脆的油条和鲜嫩的蔬菜,每一口都带来了不同的味觉体验,伊万边吃边点头,“这是我第一次吃到如此特别的食物,它既有西式薄饼的轻盈,又有中式烹饪的复杂层次。”而莎姆莎则更倾向于甜面酱的味道,“那种微妙的甜味和辣味交织在一起,让人欲罢不能。”

除了味道之外,外国记者们还对煎饼果子的“现场制作”过程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发现,这种即时的、现场化的制作方式不仅保证了食物的新鲜和热度,还让整个用餐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一位来自印度的记者阿琼说:“在印度我们也有些类似的小吃,但很少有像这样在顾客面前制作的,这让我感受到了更多的参与感和亲切感。”

交流:文化的桥梁

在品尝完煎饼果子后,外国记者们被邀请与摊主老李进行交流,老李不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也是一位热爱分享的文化传播者,他向大家讲述了天津煎饼果子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的传承,当听到煎饼果子是如何从街头小吃逐渐成为天津乃至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时,外国记者们纷纷表示惊讶和赞叹。

伊万问老李:“你认为这种小吃对促进文化交流有什么意义吗?”老李微笑着回答:“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最直接的文化交流方式,通过食物,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一个地方的文化、习俗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莎姆莎接着说:“是的,我感受到了天津人的热情和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国‘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含义。”

反思:味蕾之外的思考

在这次上合峰会期间的外国记者体验天津煎饼果子活动中,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次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思考,对于许多外国友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道美食的体验,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探索与理解,正如阿琼所说:“通过这个小小的煎饼果子,我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它既保留了传统,又在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对于中国而言,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是展示国家软实力、增进国际间相互理解和友谊的重要途径,上合峰会不仅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合作的平台,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舞台,通过这样的活动,世界各地的朋友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的魅力与活力。

味蕾记忆中的天津印象

随着上合峰会的圆满落幕,那些品尝过天津煎饼果子的外国记者们带着满满的味蕾记忆和对中国的深刻印象离开天津,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味觉体验,而是一段难忘的文化之旅、一次心灵的触动,正如莎姆莎在社交媒体上所写:“在天津的这几天里,我学会了如何去品味一座城市、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而这份对天津煎饼果子的喜爱与记忆,将会成为他们心中一段美好的回忆,也是中国与世界之间文化交流的一座小小桥梁。

有话要说...